來源:地調總院 | 日期:2016-6-12 | 點擊率:9961 |
目錄
1 前期準備...................................1
1.1組織機構..................................1
1.2工作方案..................................1
1.3普查依據..................................2
1.4普查内容..................................3
1.5相關要求..................................3
2普查實施...................................6
2.1召開會議..................................6
2.2組織培訓..................................6
2.3資料調繪..................................6
2.4現場踏勘..................................6
2.5探測實施..................................6
3驗收與歸檔移交.............................8
3.1成果驗收..................................8
3.2内容檢查..................................8
3.3編制報告..................................8
3.4組卷歸檔..................................8
3.5成果移交..................................8
4綜合管理信息系統建設........................9
4.1系統目标..................................9
4.2軟硬件環境................................9
4.3地下管線信息數據内容.....................10
4.4功能要求.................................11
4.5系統安全.................................12
4.6信息動态管理.............................16
1前期準備
1.1組織機構
1.1.1普查工作領導小組組成與職責
城市人民政府發文成立地下管線普查工作領導小組。市領導任正、副組長,發改、财政,城市規劃、建設、管理,安監以及市政公用、通信、廣電、電力等管線行業主管部門等相關部門主要領導為成員。
主要職責是貫徹落實國家和省級相關文件精神,做好統一領導,推動地下管線普查工作;負責普查工作中重大問題決策;負責重點、突出問題的工作協調。領導小組各成員單位按照各自職責分工完成相關工作。
1.1.2領導小組辦公室組成與職責
領導小組下設辦公室,主任由牽頭部門主要領導兼任,成員為領導小組各成員單位領導。
主要職責是做好普查工作的組織實施,包括制定工作方案,建立工作機制,制定地方普查标準規範,組織好普查成果驗收和歸檔移交等工作。
1.1.3管線權屬單位職責
按照普查領導小組部署的工作任務,組織和完成各項具體工作。包括:按照相關技術标準,對所屬地下管線及附屬設施、場站設施電子和紙質數據及相關屬性數據等資料進行整理,向辦公室彙交;對普查成果中的所屬管線信息進行審核确認;負責所屬管線事故隐患排查,提出整改意見。
1.2工作方案
1.2.1一般要求
制定普查工作方案,包括基本情況、總體目标、工作内容、基本要求、技術路線、技術方法、工作流程、組織方式、實施計劃、質量監控、時間安排、經費預算、主要成果、數據管理和應用模式及預期的社會、經濟效益等。
1.2.2質量保障制度
建立普查工作檢查驗收質量保障制度,實行全過程監管。制定統一的技術方案和标準,開展技術培訓。明确責任目标,建立考核獎懲制度。
1.2.3更新維護機制
建立地下管線信息動态更新維護機制。及時采集、入庫竣工數據,定期開展數據修(補)測繪,即時交換數據。
1.3普查依據
(1)《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加強城市地下管線建設管理的指導意見》(國辦發[2014]27号)
(2)《城市地下管線探測技術規程》(CJJ61-2003)
(3)《城市測量規範》(CJJ/T8-2011)
(4)《1:500 1:1000 1:2000地形圖圖式》(GB/T20257.1-2007)
(5)《城市地下管線工程檔案管理辦法》(建設部令第136号)
(6)《測繪成果質量檢查與驗收》(GB/T-24356-2009)
(7)《基礎地理信息要素分類與代碼》(GB/T13923-2006)
(8)《城市基礎地理信息系統技術規範》(CJJ100-2004)
(9)《安全生産監督管理信息隐患排查治理數據規範》(安監總廳規劃(2014)97号)
(10)相關行業和地方技術标準、規範
1.4普查内容
1.4.1地下管線基礎信息普查
主要内容:種類、數量、功能屬性、材質、管徑、平面位置、埋設方式、埋深、高程、走向、連接方式、權屬單位、建設時間、運行時間、管線特征、沿線地形以及相關場站等信息。
管線種類主要包括供水、排水、燃氣、熱力、電力、通信、廣播電視、工業(不包括油氣管線)等。
1.4.2事故隐患排查
事故隐患排查應全面摸清存在的結構性隐患和危險源,特别是要查清重大事故隐患。由管線行業主管部門制定重大事故隐患判定标準,管線權屬單位排查具體情況。包括:隐患地點、隐患類别、隐患部位、隐患描述、責任單位、責任人、是否有安全标識、是否采取整改措施等。
1.5相關要求
1.5.1資料調繪要求
(1)資料調繪定義
資料調繪是指将現有管線資料(示意圖、設計圖、施工圖、竣工圖等)進行搜集、分類、整理,并轉繪到基本比例尺底圖(交通圖、地形圖、正射影像、道路規劃紅線等)上,作為地下管線探測作業參考的依據。資料調繪工作應在開展管線實測工作前完成。
(2)數據來源
主要有四個方面:一是管線權屬單位;二是城鄉規劃建設管理部門;三是城建檔案管理部門;四是其他管線信息管理部門。
(3)一般要求
統一調繪資料要求,規範調繪資料成果,形成調繪資料、圖。其中:
調繪數據範圍:普查範圍内的地下管線、管線附屬設施、場站設施點、危險場站點,以及綜合管廊等。
調繪數據要求:搜集、整理已有資料,繪制調繪圖。調繪圖應标明管線的敷設方式、類别、管徑、埋深、高程、長度、起止點、壓力、流向、材質、附屬物、權屬、建設年代、使用狀況、完好程度(有無破壞、損壞、腐蝕點)等基本信息。廢棄管線應單獨列出。
調繪數據格式:調繪圖應為dwg、shp、mdb等格式的電子數據,并配以管線資料調繪屬性表。
1.5.2探測成果要求
(1)基本規定
應明确坐标系統、成圖比例、管線類别、測繪範圍及内容、精度要求等。
(2)圖面要求
應符合規範要求,對地下管線進行分類後,進行圖層劃分,圖層命名應包含管線大類代碼、亞類代碼,并規定圖層顔色。
(3)數據庫結構
應建立管點表、管線表、設施面表、工程信息庫文件結構表等數據表。其中:
管點表用以記錄管線點的物探點号、XY坐标、地面高程、特征、附屬物、井底高程、井底埋深、點标準代碼、圖幅号、勘測單位、權屬單位、建設日期、數據類型、精度級别、偏心井位等。
管線表用以記錄管線段的管線材質、敷設方式、管徑、電纜條數、光纜條數、壓力值、總孔數、已用孔數、管線亞級類别、管線使用狀況、線标準代碼、流向、是否有防腐保護措施、是否有安全保護提示、是否定期檢測等。
設施面表用以記錄管線附屬設施的設施點号、設施名稱、專業編号、亞級類别、底面高程、頂面高程、數據類型、精度級别、測繪單位、權屬單位、建設日期、所屬類型、管理單位、服務範圍、服務性質、運行參數、參數單位、運行時間等。
工程信息庫文件結構表用以記錄測量工程的工程編号、項目總編号、項目名稱、建設單位、設計單位、施工單位、測繪單位、測繪時間、測繪内容、工程種類、竣工長度、竣工埋深、竣工時間、操作員、檢查員、高程系統等。
(4)成果資料
主要包括:工作依據文件、工作憑證資料、探測原始記錄、作業單位質量檢查報告及精度統計表、質量評價表、成果圖紙及必要的文字說明等。
2普查實施
2.1召開會議
普查前應召開動員會,參會人員包括普查領導小組及辦公室成員、管線權屬等單位負責人。做好宣傳動員工作,向相關部門及廣大市民通告。
2.2組織培訓
包括基本培訓和專題培訓。基本培訓主要是對普查工作基本情況、資料調繪相關要求、測繪數據标準等内容進行講解;專題培訓主要是根據不同對象的特殊需要,對管線管理、權屬、測繪等單位開展培訓。
2.3資料調繪
辦公室應根據普查工作安排,提出調繪要求,明确調繪範圍、内容、時間和繪制要求。相關單位應及時整理已有管線資料,并彙交至辦公室。辦公室彙總後編繪管線普查資料調繪圖,作為探測作業的參考。
2.4現場踏勘
根據調繪成果對測區進行現場踏勘,拟定探測方法與技術方案。現場踏勘應核實調繪圖中明顯點與實地的一緻性,測區内測量控制點的位置和保存情況,測區地物、地貌、交通、地球物理條件及各種可能存在的幹擾因素。
2.5探測實施
2.5.1測區劃分
根據探測任務劃分測區。不同測區間應做到無縫接邊。
2.5.2工作程序
接受任務(委托)、搜集資料、現場踏勘、儀器校驗和方法試驗、制定探測方案、編寫技術設計書、制定安全施工管理措施、實地調查、儀器探查、建立測量控制、管線點測量與數據處理、内外業銜接、管線圖編繪、技術總結報告編寫、成果提交和成果驗收。
2.5.3全過程監管
辦公室可委托有關單位對工程質量、工程進度、作業安全、成果歸檔等進行全過程監管。
監管内容包括:合同履行、工程準備、工程進度、探查、測量、數據整理、歸檔、作業安全和資料保密等及質量評價。
2.5.4涉密資料管理
涉及國家秘密的信息資料要嚴格按照有關保密法律法規和标準進行管理。
3驗收與歸檔移交
3.1成果驗收
驗收主要包括過程驗收和成果驗收。過程驗收是指探測單位自驗、監管單位查驗、權屬單位核驗;成果驗收是指辦公室組織專家驗收。
3.2内容檢查
成果驗收檢查包括内業檢查和外業檢查。内業檢查包括屬性完整性,圖庫一緻性,數據庫格式,數據入庫接邊,管線類别、圖層、編碼正确性,圖面元素等;外業檢查包括探查精度,測繪精度,漏測、錯測及連接關系等。
3.3編制報告
驗收報告包括普查概述、普查成果、效益評價等。
3.4組卷歸檔
3.4.1項目歸檔
包括前期準備、項目建議書、可行性報告、計劃批文、招投标文件、合同、會議紀要、大事記、通知、組織實施文件及專家評審驗收文件等。
3.4.2成果歸檔
包括成果報告、成果圖及對應的數據庫文件等。
3.4.3歸檔要求
紙質與電子兩種形式一并歸檔。
3.5成果移交
移交城建檔案管理部門,辦理相關手續。
4綜合管理信息系統建設
4.1系統目标
4.1.1總體目标
實現城市地下管線信息的集中統一管理和共建共享,為城市規劃、建設、管理以及應急搶險提供服務。
4.1.2具體目标
(1)實現管線信息的采集、檢查與入庫、查詢統計等功能;
(2)實現斷面分析、網絡分析等功能,支持城市規劃建設管理決策;
(3)提供地下管線綜合信息服務。
4.2軟硬件環境
4.2.1硬件與網絡環境
應滿足以下要求:
(1)具有開放性、兼容性、可擴展性、安全性;
(2)符合國家現行标準;
(3)涉密計算機必須與互聯網物理隔離;
(4)建立完善的日常維護和管理制度;
(5)網絡帶寬應滿足系統數據傳輸、交換、分發與服務的需要;
(6)符合地下管線信息三維可視化顯示的需要。
4.2.2軟件環境
應滿足以下要求:
(1)可實現空間數據、屬性數據及三維數據的一體化管理;
(2)具有海量數據處理能力;
(3)具有開放式結構;
(4)具有數據備份和恢複功能;
(5)具有支持數據共享的功能;
(6)支持常用的多種數據格式。
4.3地下管線信息數據内容
包括基礎地理信息數據、地下管線數據、元數據,還可包括規劃建設管理及運行維護管理等數據。
4.3.1基礎地理數據
基礎地理信息數據應描述城市自然地理要素和人工結構物、設施空間及屬性特征,包括地形要素數據及各類相關數據等。其中地形要素數據由數字線劃圖、數字高程模型、數字正射影像或數字栅格圖等形式來表達;基礎地理信息數據還應包括行政區劃、道路、鐵路、水系、居民地、工礦建築等數據。
基礎地理信息數據的質量通過數據的基本要求、幾何精度、圖形或影像質量、屬性精度、邏輯一緻性、完整性和現勢性等質量元素來描述。
4.3.2地下管線數據
地下管線數據應包括各類管線及附屬設施的空間位置和幾何形狀等,按管線段、管線點及附屬設施相應圖例表示,其内容應充分反映普查成果。
4.3.3元數據
元數據包括标識、範圍、數據描述、數據質量、數據編輯狀态等信息。
元數據建立、更新、維護過程中,應保證其準确性和完整性。
4.4功能要求
4.4.1基本功能
包括放大、縮小、全屏、漫遊、圖層控制、數據加載等功能。
4.4.2查詢、統計
(1)包括空間定位查詢、管線空間信息和屬性信息的雙向查詢;
(2)具備多種查詢手段,可以按圖幅号、管徑等管線要素屬性進行多重分級查詢;
(3)能夠迅速準确地查詢定位指定管線要素,獲取有關信息;
(4)具有對查詢結果進行統計和輸出的功能;
(5)具有日常工作使用報表的統計功能。
4.4.3編輯入庫
(1)應具有管線點和管線屬性結構的修改功能;
(2)應具有管線點和管線屬性編輯功能;
(3)應具有圖形與屬性的聯動修改功能;
(4)宜具有批量管線點和管線數據入庫的功能;
(5)宜具有儲存曆史數據的功能;
(6)應具有數據檢查功能。
4.4.4分析
(1)應具有碰撞分析功能;
(2)應具有縱、橫剖面分析功能;
(3)宜具有三維立體分析功能;
(4)宜具有連通分析功能;
(5)宜具有流向分析功能;
(6)宜具有最短路經分析功能;
(7)宜具有事故處理分析功能;
(8)宜具有開挖分析功能。
4.4.5輸出
(1)應具有符合制圖标準的各種規格專題圖輸出功能;
(2)應具有矢量圖和影像圖疊加輸出的功能;
(3)宜具有數據格式轉換功能,能輸出通用GIS格式數據;
(4)應具有數據加密和記錄的功能。
4.4.6管理
(1)具有用戶管理功能;
(2)具有圖例、符号庫、代碼等參數設置功能;
(3)具有日志管理功能;
(4)具備數據備份、修改更新與恢複功能。
4.4.7三維
(1)應具有三維管線浏覽功能;
(2)應具有三維場景顯示功能;
(3)宜具有三維管線材質調整功能;
(4)宜具有三維管線垂距調整功能;
(5)宜具有三維剖面分析功能。
4.5系統安全
系統應具備完善的安全保密管理措施。技術方面可采用專用網絡、防火牆技術、加密技術、入侵檢測技術、身份認證技術等,确保系統安全;管理方面應建立相應的安全管理制度。
4.5.1系統主要安全問題及解決對策
如下表所示:
表1系統主要安全問題及解決對策
安全類型 |
問題 |
後果 |
解決對策 |
物 理 安 全 |
地震、水災、火災等環境事故的發生 |
整個系統毀滅 |
對重要的設備、系統、數據進行備份 |
電源故障如設備斷電 |
操作系統引導失敗或數據庫信息丢失 |
UPS、備用電源 | |
設備被盜、被毀 |
數據丢失或信息洩漏 |
對重要的設備、系統、數據進行備份;同時嚴格管理及提高工作人員的整體安全意識 | |
電磁輻射 |
數據信息被竊取或偷閱 |
對存放機密信息的機房進行必要的設計,如構建屏蔽室。 采用輻射幹擾機,防止電磁輻射洩漏機密信息。 訂購低輻射終端機。 | |
網 絡 安 全 |
拒絕服務攻擊 |
拒絕服務訪問,破壞組織的正常運行,最終它會使部分Internet連接和網絡系統失效 |
利用網絡安全設備(加固網絡的安全性,配置好這些設備的安全規則,過濾掉所有可能的僞造數據包) |
緩沖區溢出攻擊 |
導緻程序運行失敗、系統當機、重新啟動等 |
編寫正确的代碼 | |
網絡欺騙攻擊 |
被信任的主機喪失工作能力 |
路由器、加密方法 | |
利用操作系統和應用程序錯誤攻擊 |
破壞系統,數據丢失,信息竊取 |
打最新的補丁 | |
網絡監聽 |
非法入侵 |
使用反監聽工具如antisniffer等進行監測 | |
木馬攻擊 |
通過後門對目标主機進行控制 |
殺毒軟件進行升級 | |
系 統 安 全 |
黑客對網絡主機的攻擊和非法訪問 |
服務器癱瘓,數據丢失 |
防火牆(屏蔽不安全或者有問題的訪問) |
感染病毒或者木馬程序 |
破壞系統,數據丢失,信息竊取 |
反病毒(檢查用戶操作,定時掃描系統) | |
黑客通過網絡掃描系統的弱點并利用這些弱點非法獲取高級權限 |
系統失控、信息竊取、網絡癱瘓 |
漏洞掃描和入侵監測(主動發現和修補系統弱點,監視和發現惡意訪問) | |
數 據 安 全 |
黑客通過非法手段得到文件,從中提取關鍵數據或者篡改數據 |
重要信息被竊取或被篡改 |
商用密碼(數據加密和數字簽名) |
無法判斷來自其他系統的數據是否安全可信 |
系統間通訊有困難,重要信息被竊取 |
CA系統(建立分級信任機制,解決信息的交流問題) |
4.5.2安全管理機制
對信息系統所涉及的網絡設備、安全設備、安全手段、人員行為等實行集中、全方位、動态的安全管理。制定安全防護策略,保障對安全問題的隔離和限制。
(1)人員行為管理
設置系統安全人員崗位,負責系統日常安全管理工作,對安全問題進行書面跟蹤等;在網絡管理中實行責權利的界定,對網絡管理人員做級别限制,實現專人專管。
(2)安全評估與監督
建立安全評估與監督組,定期對系統安全進行檢查。基本組成應當包括安全管理人員及網絡安全專家。
主要工作有:對骨幹網絡關鍵設備的重要管理日志信息的分析;利用網絡審計工具對網絡常見安全點的評估;發現關鍵應用服務系統新的安全漏洞;對主要網絡設備安全配置功能檢測;對網絡安全軟、硬件設備的安全功能進行檢測;針對以上各種安全信息進行彙總,編寫網絡安全審計報告,制定最新的防範措施。
(3)應急響應
對事故進行檢測,确定事件來源;檢查威脅的結果;采取信息恢複、網絡隔離等相應措施。
4.6信息動态管理
4.6.1建立機構
建立城市地下管線綜合信息管理的專門機構(以下簡稱“綜合信息管理機構”),從事地下管線和地下空間的信息管理工作;整合專業管線單位信息。
4.6.2信息更新
綜合信息管理機構應建立地下管線數據動态更新機制,利用管線竣工測量、定期修(補)測等方式,及時更新和維護數據庫。
4.6.3信息共建共享
綜合信息管理機構應與專業管線單位建立地下管線信息共建共享機制。在做好保密工作的前提下,采取簽署協議的方式确定信息共享辦法,可以用網絡的形式将共同需要的信息,按照統一數據标準進行即時交換,亦可在每個季度末由專業管線單位将管線數據彙交至地下管線綜合信息管理的專門機構,由後者結合自身管線數據庫情況将數據進行彙總整合,整合後的數據可供專業管線單位及相關行業主管部門使用和提取。城市地下管線綜合管理信息系統應提供相應的功能接口,實現信息資源的共同應用。
4.6.4标準規範
各城市應制定适合本市情況的地下管線信息标準,如:《地下管線信息管理技術規程》、《地下管線數據建庫标準》、《地下管線工程現狀及竣工數據彙交标準》等。